中国社会科学网:具体有哪些经验呢?傅京燕:总的来说,覆盖行业要尽量宽,企业门槛尽量低,碳强度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尽可能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,不影响覆盖行业经济活动水平等,配额发放总量的确定,应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,不宜过松或过紧。
为切实减少重污染天气给师生带来的危害,最大限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,郑州市教育局决定,12月30日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。北京29日下午发布消息,将从2016年12月30日零时至2017年1月1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。
12月29日下午,北京等地阳光灿烂,空气质量优良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中心值班预报员王威介绍说,从29日晚上开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过程可能持续到2017年1月6日。在这场抗霾拉锯战中,一些城市已经沦陷。今年冬天,京津冀区域深陷雾霾频发高发的魔咒。中国气象局预测,元旦假日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,没有大范围雨雪天气。
河南郑州将于12月30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I级响应。但这恐怕是2016年的最后一个好天气了。按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》要求,2016年底前,全国各地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,并完成整改任务。
散煤,以烟煤为主,大多质量差,且直燃直排,对烟尘和SO2的污染贡献率高。整治没有如期望般一击扼喉。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,这场与霾为敌的战役,从始至终都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。2016年3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特急文件,督促各地方政府及企业放缓燃煤火电建设步伐,以应对产能过剩局面,并于4月出台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,对于预警结果为红色的省份,判定为存在电力冗余和政策不允许新建煤电项目。
源头,指工业领域的高耗煤行业,减少燃煤使用量是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,当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3%以下。
实际上,仅下降1%,在有的专家看来,目标太松。伦敦烟雾污染事件之后,煤电厂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,它们都开始进行转变、升级,除了发电,现在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交通。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,这场抗霾战役,从始至终都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。对健康的焦虑,也掳走了人们的耐心。
PM2.5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,同时也是重金属、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的载体。煤炭利用和燃烧直接排放的污染物,对PM2.5贡献率为63%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海岸地区,有超过1000万辆私家车,两个大型码头,约25万辆重型卡车,以及超1700万人口。因为几乎没有好的控制方法,尤其在农村,没有统一的供暖体系,燃煤采购多为个体家庭的行为。
但更令人忧虑的现实,随之浮出。按日计罚,我们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这个程度,结果全国按日计罚的只有几十亿元,这是杯水车薪。
煤,在中国有多重要,可以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看出,2015年煤炭占比达64%,中国煤炭年消费量占全球的一半还多。这种可以携带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可吸入颗粒物,现在已被定义为霾中对人类健康最具威胁的物质。
一位接近北京市环保局人士透露。有些35蒸吨以上的工业锅炉采取了相对高端的手段,甚至上了工业除尘。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当前,理智的选择除了标本治理双管齐下,更重要的是严格执法,将排污企业、排污行为真正地监管起来。为了治理这些直径小于等于2.5微米的可吸入污染物颗粒,从解析污染源,到工业升级、控车、去煤等手段纷纷上场,有些举措甚至被称为壮士断腕,耗资巨大,绑定了许多地方官员的乌纱帽。要想公众从感官上能知觉灰霾减轻,还需进一步在区域间协同减排,灰霾的区域间迁移,使北京难以独善其身。而这个数字,仅仅是理论预估值,实际排放将大大超过这些数字。
严格限制、加速关停或转型高耗煤企业等一系列控煤措施,首先会推进煤炭被石油或天然气取代的进程,而在一些地区,仅可能升级为以优代劣。长牙的法律,抵不过纵容肆虐的重霾,切切实实地敲响了警钟逐渐加码的控煤措施和较高的排放标准下,2016年还煤耗回升,是不是有一些躲藏在暗处的敌人被忽略了?电力行业一直在叫屈,燃煤电厂现在完成达标排放目标的只有三分之一,三分之二还没有,工业锅炉也是类似,在按照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进行排放方面,现在看,做得比较差。
北京在2015年已实现了城六区基本无燃煤锅炉。燃煤,对PM2.5的贡献毋庸置疑。
《财经》记者在山西实地调查发现,企业肆意排污的现象并没有被遏制,监管疏漏、主管部门不作为或难作为、地方政府为利税左右等老问题,也未能解决。2016年底的这场重霾,很不走运地发生在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下称大气十条)五年终考即将到来的前夕。
这一天,是2016年12月16日。这时,占据煤炭消耗小头的散煤燃烧等领域,对于污染的贡献便会凸显出来。环境监管方面的不给力,在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中也可窥一斑。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:截至2016年6月,全国清理的62.4万个项目中,或没有环评、或没有通过环评验收、或与环评审批不符,其中,2015年之后的项目超过1.2万个。
自2013年吹响号角,2014年中国政府正式与霾交手。煤耗上升,霾军抬头2013年至2015年,全国74个城市PM2.5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,灰霾肆虐的主要四区域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和成渝地区,PM2.5浓度皆有超过20%的下降,这使环保部门一度有了底气。
根本治霾,需要20年时间虽然环保部屡次表示,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,而在霾中有水深火热之感的公众总是期待能速战速决。爆表地均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。
《财经》记者分析环保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发现,2016年9月、10月、11月,京津冀区域环境空气中PM2.5、PM10和NO2浓度同比、环比均上升。要完成这个目标,中国人均电力消费要达到8000千瓦时,目前这个数字是4000千瓦时。
根据前11个月的数据看,2016年全年煤炭消费比重,预估会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%至63%之间。北京的燃煤总量五年时间内要削减近六成,这一力度为全国最大。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些违建项目中,约1.27万家为重点污染行业企业,预计其每年排放的废水和二氧化硫,占目前全国两者总排放量的8%以上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志钢对《财经》记者说。
尽管北京冬日的天空并不湛蓝,但还是好过这片一望无际的混沌。中国除霾之路,下一步究竟怎么走?这些终应给公众一个切实的交代。
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志钢介绍。作为煤炭消耗大头的工业领域,如果严格执行新《环保法》和当前已经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标准,治霾效果将十分明显,并会随着控煤以及因之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,而使污染物浓度下降进入平台期。
无论是大气污染治理政策,还是环境与能源领域的研究,都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直依赖的燃煤,是治霾的关键战场。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太原等多个城市,不得不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。